91色在色在线播放,在线观看a视频,目韩一区二区三区系列片丶,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,日韩人妻无码一级毛片视频,五月丁香综合激情六月久久,欧美日韩在线网站

海運精選礦粉及含水礦產品安全管理暫行規(guī)定

發(fā)布時間:2011-12-27 已閱:1475次
   
     第一條 托運人托運精選礦粉及含水礦產品,應向起運港、港務監(jiān)督(含港航監(jiān)督)、承運船舶提供由裝船口岸地方產品質量監(jiān)督檢驗部門簽發(fā)的下列證明文件: 

     (1)含水率:平均含水率、成流含水率; 

     (2)靜止角; 

     (3)貨物的物化性能(吸濕、氧化、自燃或揮發(fā)毒性氣體); 

     (4)積載因數(shù)。 

     第二條 起運港在受理承運或裝船前,應認真審核第一條規(guī)定的地方產品質量監(jiān)督檢驗部門簽發(fā)的證明文件,同時檢查其是否符合第九條規(guī)定,如不符合,應不予裝船或承運。 

     第三條 港口應選擇地勢較高,不易存水的場地堆存水選精礦粉,在露天堆存的精選礦粉,雨天須加蓋苫布。雨天不得進行裝貨作業(yè)。 

     第四條 起運港在裝貨前,應仔細研究船方簽認提供的計劃積載圖及裝貨注意事項,嚴格按照計劃積載圖,密切配合船方進行裝載。在裝貨過程中保持船體正浮。裝載完畢后按船方的要求作好平艙工作。 

     第五條 船方應認真計算船舶穩(wěn)性,保證船舶在惡劣海況中航行時有良好的穩(wěn)性。 

     第六條 裝船前,船方應適當取樣,用簡易方法檢驗含水率是否符合運輸要求,如發(fā)現(xiàn)問題,應及時通知貨方申請地方產品質量監(jiān)督檢驗部門重新檢驗。 

     第七條 裝貨前船方對貨艙內污水井、管系等,應做好清潔保護工作,以防堵塞或受損,裝貨后立即進行污水測量及抽水試驗,以保證其暢通。 

     第八條 一般貨船裝運水選精礦粉須做到: 

     (1)凡裝載積載因數(shù)在0.56立方米/TON以下高密度散裝貨物時,各艙及同一艙內的重量要分布均勻,避免過分集中,致使船舶結構變形,強度受損。 

     (2)控制載貨量,保留有足夠的干舷,以保證航行安全。各貨艙最大港載量為:0.9LBD(公噸) 

     L:貨艙長度(米) 

     B:貨艙平均寬度(米) 

     D:夏季吃水(米) 

     (3)貨艙裝載貨物其高度自艙底到貨物面,不超過: 

     1.1×D×積載因數(shù)(立方米/TON)米。 

     第九條 凡使用一般貨船裝運水選精礦粉和被水濕浸過的礦產品,精選礦粉和礦產品的含水率不得超過可運含水率。一般可按含水率不超過8%的標準執(zhí)行,超過此標準的,可不予承運。 

     第十條 為防止或減少貨物在運輸中的橫向移動,可將部分精選礦粉裝袋,用以設置中縱向隔堵。 

     第十一條 船舶在航行途中發(fā)生傾斜現(xiàn)象,船長應立即電報船公司。同時要盡快查明原因,并根據現(xiàn)場情況和船公司的指示采取措施防止傾斜加劇,并至附近港口或錨地進行處理,恢復正浮。 

     第十二條 干燥精選礦粉具有顆粒細、流動性大的特點,在運輸過程中,也易發(fā)生貨移現(xiàn)象,特別是靜止角小于35°的更具危險,因此應嚴格按照積載要求裝艙積載。 

     第十三條 吸濕、氧化發(fā)熱或揮發(fā)有毒氣體也是精選礦粉的一個自然現(xiàn)象。選礦后十五天內溫度最高。故要注意其氧化發(fā)熱的特性,裝船前在場地上累計堆放時間要滿十五至三十天。裝載時艙內貨堆面積要大,以利散熱,所堆高度應在一點二—一點五米為宜。袋裝運輸時,每堆在五百袋以下,堆高不超過八袋;各堆之間留有半米間距的散熱通道,在航行中每天至少測溫二次,必要時可開艙散熱或甲板上灑水降溫。外觀精選銅礦粉顏色為濃艷綠色,此時則尚未氧化發(fā)熱,裝船后必定發(fā)熱,須特別警惕。如其顏色發(fā)黑則說明是在氧化發(fā)熱中或已到氧化后期;如發(fā)現(xiàn)有溫度上升,也可翻動發(fā)熱部分使之降溫。 

     第十四條 為保證作業(yè)人員安全,工作時應戴氣體防護口罩等勞保用品。 

     第十五條 裝載干燥精選礦粉還應注意粉塵污染,應盡量降低其對人身、船舶機械等的危害。 

     第十六條 如港方、船舶發(fā)生爭議,按部一九八七年四月交海字261號《關于海運生鐵、金屬塊錠、盤元、煤炭、散鹽、礦石、礦砂、礦粉等散裝貨物裝艙標準和船舶、港口責任劃分的規(guī)定》的有關條款辦理。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摘自《中國水運網》